2022年“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特邀請來自各界的9位杰出女性作為代言人。今天,一起走進代言人王淑芳的“北斗夢”。
撰文/記者 呂冰心
北斗系統建設之初第一批大學畢業生,28歲擔任北斗設計師,32歲擔任主任設計師,35歲投身北斗應用推廣。她既是兩代北斗系統建設方案的論證者,4項國家軍用標準的執筆者,也是北斗產業化推廣和交通信息化領頭人。
她,就是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導航中心副主任王淑芳,也是黨的十九大代表、全國婦聯常委、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先進工作者、政府特貼專家、《榜樣3》典型人物、感動交通十大年度人物。近30年來,王淑芳在無數次仰望星空中,堅定追尋著璀璨的“北斗夢”。
目前,由中國科協科普部、全國婦聯宣傳部主辦,中國科協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北京科技報社承辦的2022年“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正在全國各地火熱開展。為提升“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品牌影響力和參與度,充分展示鄉村全面振興中的巾幗力量,活動特邀請來自各界的9位杰出女性作為代言人。今天,一起走近代言人之一王淑芳,看她如何踐行初心,將“北斗夢”照進現實。
1994年10月,正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讀大四的王淑芳,因為一場特殊的招生宣講會,毅然放棄外企工作機會,參軍投身北斗系統建設。當時,北斗瞄準成為世界第三、填補國內空白的目標,處于籌備之際。
歷經多年發展,北斗如今已經深入到了我們的生產生活中,成為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科技支撐。王淑芳介紹,建設北斗的目的,就是要擺脫對國外衛星導航系統的依賴。例如,2000年以前GPS可通過“選擇可用性”的政策,人為對衛星進行干擾,限制使用精度,甚至可以關閉我們的使用權限。如果全部依靠國外系統,可想而知,會對我們日常出行、生產組織調度等造成多大影響?!耙虼?,讓中國擁有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以及實現科技自主的愿望,激發了我的北斗夢,并且一直讓我堅持到今天?!蓖跏绶颊f。
籌備之初,王淑芳深度參與了北斗系統的總體設計,之后,她扛起北斗用戶機研制的重任,不僅見證了第一臺北斗用戶機的誕生,還通過大量測試優化將用戶機發射功率由30瓦降到了1瓦以下,測試數據為北斗國家軍用標準制定提供了充分依據。不懼山高路遠,懷揣“北斗夢”,王淑芳始終奮斗在第一線,正是因為背后有王淑芳一樣默默奮斗、無私奉獻的科研工作者,才奏響了“科技自主創新”的最強音。
12年的北斗研發歷程風雨兼程,但王淑芳也收獲了最絢爛的彩虹。隨著“中國北斗”逐漸從創新型科研轉換成實用型科技,2007年,為推動北斗產業化進程,王淑芳從北斗導航研發體系轉到交通運輸行業。到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后,王淑芳牽頭實施首個二代北斗系統民用示范工程,建設管理“全國重點營運車輛聯網聯控系統”,傾力打造“12328”交通運輸服務監督電話系統、互聯網便民運政服務系統……成為北斗產業化推廣和交通信息化領頭人。
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的命脈,而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助力實現交通運輸信息化和現代化的重要手段,對建立暢通、高效、安全、綠色的現代交通運輸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初,為有序做好農民工返崗運輸,配合政策落實,王淑芳帶領團隊連夜開發,利用北斗數據打造了農民工包車系統,實時掌握車輛返崗信息,解決了生產復工人員運輸不暢的難題。
盡管平日工作繁忙,但王淑芳仍在工作之余奔赴全國各地向孩子們科普北斗。王淑芳說,印象最深的是2019年,她輾轉7個多小時到貴州省加勉鄉給大山深處的孩子們講述北斗精神和成長夢想。因為學校條件有限,很多孩子只能站在窗臺外旁聽,“看見一張張童真的小臉疊在窗臺上,孩子們渴望知識的眼神讓我特別感動,無論多么艱辛都值得!”王淑芳說。
“其實,北斗科普不僅僅是向孩子們科普知識,更多的是弘揚科學精神?!痹谕跏绶伎磥?,提升青少年的科學素質,應該首先點燃他的科學夢想,如此,孩子才會產生真正的內動力,投入到科學探索中來。
積極參與科學實踐活動也很重要。作為“我和媽媽學科學”代言人,王淑芳認為,媽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帶動作用,希望媽媽可以發揮榜樣力量,和孩子參與到活動中來。一起做科學實驗,立足家鄉,宣傳家鄉的科學名人、科普教育基地、農業特產、自然風光等,啟發科學興趣,弘揚科學精神,為家鄉科普代言。
出品:科普中央廚房
監制:北京科技報 | 北科傳媒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